多举措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

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多举大优是措扩我国着力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质消具体实践,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费品激发消费潜力。进口为了更好服务国内消费,多举大优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好相关工作。措扩
今年前10个月,质消我国外贸总体稳中有进,费品进出口总额、进口进口总额均为历史同期新高。多举大优党的措扩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质消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费品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进口正是我国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实践。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外部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我国继续扩大进口,特别是优质产品进口,表明了国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贸易平衡发展的坚定决心。
优质消费品进口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升,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高端消费需求日益增加。扩大进口优质消费品,是为了调剂国内余缺,缓解国内高端产品供给不够充足的问题,与本土产品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优化我国消费供给结构,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
新产品、高质量产品的进口将会产生示范效应、竞争效应等,激励国内企业增加投资规模和研发支出,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高质量产品的生产中去。这有利于国内企业增加高质量产品供给,加速消费升级的正向循环。在当前新发展格局下,此举能够实现双轮驱动,拉动经济增长。
优质消费品进口有利于激发消费潜力。一方面,通过价格因素刺激消费。扩大消费品进口增加了国内市场供给,理论上能一定程度降低国内消费品价格,让更多消费者有能力购买以前“够不到”的消费品,提升购买力,扩大消费总规模。另一方面,通过新产品的新奇感促进消费。进口的新产品、高质量产品有助于培育和改变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促使新的消费需求一步步从无到有、从有到精。高质量的进口产品,可以为国内消费者追求更高品质生活提供更多选择,在促进消费的同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消费品进口的基础和动力在于消费。我国消费升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消费品进口的潜力与空间,不仅影响着进口企业的进口行为,也影响着国家进口政策的调整。它为进口企业提供了动力,激励企业不断搜寻进口来源地和国外出口企业,根据国内需求变化,动态调整进口产品的种类和质量。
为了更好服务国内消费,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好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工作。要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利用大数据动态监测其需求变化,对未来消费趋势进行预测,提高进口和需求的匹配度,实现进口对国内消费促进作用最大化。同时,切实规范进口企业的经营行为。强化市场整治,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建立进口商品溯源机制,让每一款进口商品都有源可查,努力为消费者创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要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市场环境。近期,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宣布,在全国增设2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涉及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多个省份。这是鼓励扩大进口的最新举措。应充分借鉴海南离岛免税店的成功经验,合理扩大免税店在各省份的布局,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增加直接购买场所,提高购买体验。继续做大做强进博会、消博会等展会,吸引国外各类高精尖产品参展。继续动态下调相关消费品的进口关税,不断优化并增加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降低进口中间环节的成本,让更多国内企业和消费者发现和购买更多新产品和优质消费品。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魏 浩
相关文章
- 就在近期,网络上热传一则空姐寻“一见钟情”围棋手连笑的消息,引发了全民关注,有人还戏称,这不就是“现实版1988”吗?然后就在今天10月10日),连笑本2025-08-27
- 厨房污水处理方案及措施 标签: 添加时间:2023-01-12 浏览次数:3968 餐饮业废水是一个高浓度污染源,2025-08-27
- 8月11日义乌电网负荷双创历史新高。12时33分,义乌电网全社会用电负荷四创历史新高,达368.74万千瓦,同比增长6.35%;18时54分,义乌电网网供负荷创历史新高,达316.90万千瓦,同比增长2025-08-27
- 近日,“2025长安汽车前瞻技术与生态链合作展示交流会” 在重庆召开。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及端侧智能产品和技术提供商,中科创达受邀出席此次盛会,携滴水OS AI智舱及依托Kanzi打造的创新解决2025-08-27
- 【理財五角課】房地合一2.0在3月三讀通過後,市場盛傳預售屋逃命潮再起。但如今,《天下》訪查竹北、台中、台南,預售屋成交量不如預期,因為市場資金浮濫,投資客口袋夠深,不怕稅重,只怕少賺。這項新政策,究2025-08-27
黄金3340阵地拉锯!美联储与地缘政治“双核驱动”,风暴前夜的沙盘推演
汇通财经APP讯——周二8月19日)北京时间晚间,现货黄金XAU/USD)在3340美元附近维持窄幅震荡,市场情绪在美联储政策预期与俄乌局势的不确定性之间摇摆不定。金价周一在白宫特朗普-泽连斯基会晤后2025-08-27
最新评论